第二百八一章 朱朗再次整活了!-《大明次子》
第(2/3)页
平均下来,五十座的侍女水晶琉璃一座七千两白银,曹三喜一共花费了三十五万两白银。
明朝沈万三很有名,都是他是财神,不过,沈万三却并不是明朝第一的有钱人,而且沈万三的情商太低了,其实明朝还有一位真正的财神,他就是这位曹三喜。
和沈万三并列,号称北曹南沈。
如果他们两家要一决高下的话,还是曹三喜要略胜一筹,在经商策略上比沈万三高明.
这位曹三喜本身山西太谷县的普通农民,前半生靠种地维持生计,但他一直都不甘现状。
后来,曹三喜听说在北方有不少发财的机会,于是他便独自一人闯关东,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热河三塔镇,也就是现在河北承德一带。
虽然曹三喜在热河三塔镇人生地不熟,但很快他摸清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,他最开始种菜和卖菜,后来又开了加磨豆腐店,因为曹三喜年轻时学过磨豆腐,所以这对他来说也都轻车熟路。
就这样,曹三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,期间也吃尽了苦头。
从磨豆腐开始,曹三喜赚到人生第一桶金,紧接着他又开始养猪,因为磨豆腐的豆渣是极好的猪饲料,不养猪实在是可惜。
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曹三喜措手不及,几十头猪全部遭殃,没有赚到钱反而还赔了一大笔猪苗钱,因此曹三喜还得努力磨豆腐还债。
很快,曹三喜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,此时他发现当地盛产高粱,于是就做起了酿酒生意,而这也成为了曹三喜创业路上的转折点,因为他通过酿酒和开酒庄赚到了一大笔钱,后来的其他事业打下了坚持的基础。
曹三喜在三塔镇创业20年,从磨豆腐起家,到后来的酒庄,然后又涉足杂货店,酒楼和当铺等等产业,一时间也成了当地巨富。
与此同时,曹三喜的产业还带动了当地的商业快速发展,并且他还在一步步的走出热河,把生意做到了整个东北。
曹三喜的生意越做越大,此时他也开始不拘一格广纳贤才,吸收了数百位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,有的精通账务,有的精通市场,也有的善于沟通,还有的能说多国语言...人才越聚越多,最多的时候曹三喜聘用的员工超过3万,其业务不仅有之前的老本行,还新增了丝绸,茶业和煤矿等等,因此其生意不仅覆盖了大半个明国,并且还延伸到了国外。
这个时候的曹三喜并没有自鸣得意,在北边开始自己的为所欲为,反而这位曹三喜开始频频的往南边联系,特别是看到了沈万三被抄家之后。
第(2/3)页